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特色淡水鱼鳜黄颡鱼和虹鳟质量安全风险分析(4)

来源:水产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5-05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3.2 虹鳟产业存在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和隐患分析 3.2.1 虹鳟产业总体概况 截至2017年年底,全国虹鳟总产量41 460 t,其中青海省产量最高,为13 817 t,占全国

3.2 虹鳟产业存在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和隐患分析

3.2.1 虹鳟产业总体概况

截至2017年年底,全国虹鳟总产量41 460 t,其中青海省产量最高,为13 817 t,占全国总产量的28%。按2017年产量从高到低,全国虹鳟主产区主要集中在青海、辽宁、云南、新疆、河北和北京6省市,占全国总产量的72%[1](图5)。2013—2015年,全国虹鳟产量呈逐年降低趋势(图5A),2016年产量较2015年增长38%,2017年产量较2016年增长10%[1-5]。中国虹鳟主产区主要集中在气候较为寒冷区域。

图5 2013—2017年全国虹鳟产量统计A:2013—2017年全国虹鳟总产量;B:2013—2017年虹鳟主产区产量变化;C:2013—2017年全国各省虹鳟产量: Total production ofOncorhynchusmykissfrom 2013 to 2017 in China; B: Production changes in main production areas ofOncorhynchusmykissfrom 2013 to 2017 in China; C: Production ofOncorhynchusmykissfrom 2013 to 2017 in various provinces.

3.2.2 虹鳟产品质量概况

自虹鳟引入中国市场以来,作为一种较为名贵的淡水水产品,广泛受到欢迎。目前销售以鲜活鱼类或加工半成品为主,市场上一度以虹鳟作为海水三文鱼[大西洋鲑(Salmosalar)]的替代品。据已有报道,虹鳟可感染23种原生生物寄生虫和至少169种后生生物寄生虫[15-16],且有研究表明人工养殖的虹鳟鱼也会大量感染阔节裂头绦虫(人鱼共患)[17-19]。自人工大量养殖后,国内虹鳟质量安全问题一直较少。

3.2.3 近10年虹鳟质量安全状况前后变化分析

根据国家特色淡水鱼抽查结果,2009—2018年虹鳟孔雀石绿检出率持续下降,氯霉素和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未检出(图6)。10年间检测的492尾虹鳟样本,其中孔雀石绿超标数累计8尾,超标率1.63%。目前,国内尚未有虹鳟药物残留和寄生虫的相关研究报道,关注热点仍聚焦在“虹鳟是否可生食”这一问题上。

图6 2009—2018年虹鳟孔雀石绿检出率变化趋势rom2009to2018inChina

3.3 虹鳟产业存在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和隐患分析

3.3.1 水产苗种

水产苗种有被消毒药、杀菌药污染的可能性,部分网站、交流群或论坛仍有建议使用孔雀石绿预防水霉病和小瓜虫病的内容。

3.3.2 渔用药物

虹鳟多生活在冷水环境中,易感染各类纤毛虫病、水霉病和病毒病。这几类疾病通常无特效药物治疗,若养殖户用药不当,可能会导致药物残留问题。

3.3.3 养殖环境

虹鳟多养殖于水温偏冷的水库和湖区,易受到工业废水、生活污水或农业用药的污染。同时由于养殖环境中野生动物资源丰富,易形成蠕虫类寄生虫完整生活史所需条件,养殖环境可能含有寄生虫幼体。

3.3.4 渔用饲料

相较于其他特色淡水养殖鱼类,虹鳟养殖规模较小,人工配合饲料多为当地工厂生产,缺乏统一有效的行业标准和监管。虹鳟饲料易腐败,内含油脂易氧化,产生部分毒素,可能会造成潜在的食品安全威胁。

3.3.5 非规范用药

虹鳟为冷水性鱼类,疾病种类多为小瓜虫引起的寄生虫病、真菌引起的水霉病和一些病毒病等,这些疾病通常无特效药物治疗,部分养殖户可能会长期使用一些假冒伪劣药物治疗和预防这些疾病,带来潜在的药物滥用或违规使用问题。

3.3.6 生物毒素

虹鳟肌肉中一般不产生危害人体的生物毒素。

3.3.7 生物危害

目前尚未有人鱼共患细菌、真菌和病毒的报道,但国外已有研究表明[17]虹鳟可以作为绦虫的中间宿主,生食可能会增加人感染寄生虫病的风险。

3.3.8 水产品流通

为保持水产品质量和提高成活率,一些不法商贩在运输过程中添加禁止使用的消毒、保活等药物,此隐患危害较大,也不利于监管。同时,在水产品加工过程中和冷链运输过程中,可能会有外来的细菌、病毒或违规着色剂等污染,对虹鳟产品质量带来潜在威胁。

4对策和建议

4.1 管理政策措施建议

4.1.1 建立健全水产品监测机制

在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开展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报告中,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往往是高于市场或相关研究的,这说明在监管体系中存在一定的漏洞。应整合省-市-县三级监测和管理功能,做好辖区内相关水产企业摸查工作。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原则,建立辖区领导为总负责人、相关部门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体系,并设立相关工作小组,将质量安全工作列为主要日程。监管系统以各个农产品检测机构、各级水产推广站或企业自建实验室为依托,旨在提高抽样检测频次和范围,及时发现问题水产品并及时处理涉事企业、单位和个人,将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。

文章来源:《水产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scxbzz.cn/qikandaodu/2021/0505/722.html



上一篇:水产用蛭弧菌问
下一篇:加州鲈优鲈号池塘生态精养获利多

水产学报投稿 | 水产学报编辑部| 水产学报版面费 | 水产学报论文发表 | 水产学报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水产学报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